"谤"的古今义的差别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0 18:46:02
快啊~~谢谢

古代的谤,动词,形声兼会意。从言,旁声。本义是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)
《说文》:谤,毁也。谤者道人之实,事与诬谮不同。大言曰谤,小言曰诽,曰讥。
例如:厉王虐,国人谤王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有能谤讥于市朝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以致天下怨谤也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引申为诽谤。信而见疑,忠而被谤,能无怨乎?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是故事修而谤兴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原毁》
更引申为诅咒。进胙者莫不谤令尹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七年》
现代的谤,用为双音节词诽谤,意思是古代义项的引申义。

“谤”本义为“议论”为中性词,引申义为“诽谤”,含贬义。
现在一般用引申义。

谤在古代可以是批评,指责的意思,而现在一般是指毁谤中伤,是含贬义的